右侧显示信息
广告位 后台主题配置管理

网站首页 > 笔友分享 正文

在2025年全县加强退出领导岗位职级干部管理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w227 2025-10-10 22:01:50 笔友分享 12 ℃
广告位 后台主题配置管理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县加强退出领导岗位职级干部管理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市委关于干部管理工作的一系列新精神新要求,对我县相关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县纪委监委、*乡党委和两位职级干部代表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讲得都很深刻、很到位,我完全赞同。下面,我结合县委的决策部署,再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深刻把握加强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加强对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的管理,是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必然要求,是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深化实践,更是我们激发全县干部队伍整体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各单位党委(党组)必须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第一,这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锻造过硬干部队伍的内在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对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提出了一系列刚性要求。干部管理没有“特殊群体”,更没有“保险箱”。退出领导岗位,只是工作岗位的调整,而不是党员身份的改变,更不是干部责任的终结。加强对此类干部的管理,就是要破除过去那种“退居二线即安全着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陈旧观念,将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贯穿于干部管理的全过程、各方面。这不仅是对这部分干部本人的关心爱护,防止他们因思想松懈而出现问题,更是向全县干部队伍释放一个强烈信号:无论在任何岗位、任何阶段,组织的管理和监督都如影随形,党员干部的纪律和规矩约束都必须时刻遵守。

第二,这是盘活用好宝贵执政资源、凝聚发展强大合力的战略举措。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普遍政治上成熟、经验上丰富、能力上突出,曾长期在重要岗位上历练,处理过各种复杂局面,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和智慧。他们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动*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清闲人”,更不是组织的“包袱”。当前,我县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打好打赢“*攻坚战”、加快推进“四区融合、大美*”建设,任务极其艰巨繁重。面对复杂的发展形势和繁重的改革任务,我们尤其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这支经验丰富的骨干力量重新激活、有效使用,让他们在新的阵地上继续发光发热,能够为我们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实践助力,为*的发展大局注入新的、更为深沉的动能。

第三,这是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的鲜明导向。干部工作的导向,就是风向标、指挥棒。我们如何对待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直接影响着在职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思想和行为。如果退出领导岗位就意味着“赋闲休养”,就容易让一些干部产生“干到一定年限就可以歇歇脚”的懈怠思想。反之,如果我们通过科学的管理、合理的安排,让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依然有事干、有舞台、有作为,就能在全县树立起“退岗不褪色、离位有贡献”的价值追求,形成“奋斗不息、担当不止”的鲜明导向。这有利于激励全体干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政绩观,把心思和精力全部用在干事创业上,营造出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生动局面,让担当作为在*大地蔚然成风。

二、搭建平台,精准赋能,充分激发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干事创业的澎湃动能

做好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的管理工作,核心在于“用”。“管”是基础,“用”是目的。只有把他们用好了,作用发挥出来了,“管”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也才能从根本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各单位要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的原则,为他们量身打造发挥作用的平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一是要在服务中心大局中“设岗定责”。要将这支力量精准投放到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主战场、第一线。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就是他们发挥作用的最佳舞台。例如,在推进“*攻坚战”等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中,可以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和工作经历,安排他们担任项目顾问、专项督导员或征地拆迁、群众工作等具体任务的协调员。他们经验丰富、方法多样,在处理急难险重任务时往往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要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到这些攻坚克难的一线,在服务发展大局中体现新担当、彰显新价值,争当攻坚克难的“*先锋”。

二是要在加强基层治理中“赋能压担”。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很多都具有深厚的基层工作经验和群众工作能力。可以选派他们到党建工作相对薄弱的村(社区)担任党建指导员,帮助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可以组织他们参与县委的巡视巡察工作,利用他们“火眼金睛”的洞察力,帮助发现和解决问题;可以成立政策宣讲团、社情民意观察团,让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收集反馈基层真实情况,当好党委、政府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通过这些方式,让他们在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的一线继续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是要在传承优良作风中“传经送宝”。这些干部身上沉淀着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一本本“活教材”。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组织部门和各单位可以建立常态化的师徒结对机制,让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与年轻干部结成对子,通过言传身教,把好的思想、好的作风、好的经验传承下去,帮助年轻干部尽快成长成才,扣好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这种面对面的指导、心贴心的交流,是任何培训班都无法替代的,对于优化我县干部队伍梯队结构、保证事业薪火相传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三、健全体系,压实责任,构建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常态长效管理格局

加强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的管理,既要体现组织的温暖与厚爱,也要彰显纪律的严肃与刚性。必须建立一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的制度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确保这项工作常态长效。

第一,要拧紧责任链条,做到真管真严。各单位党委(党组)要坚决扛起主体责任,把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的管理工作纳入本单位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布局,与在职干部的管理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过问、定期研究,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抓具体。要扎实做好日常管理,严格落实请销假、外出报备、谈心谈话等基本规章制度,定期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工作情况和身体状况,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组织部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监督执纪,对违反纪律规矩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通过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相关单位协同、各负其责的管理体系,确保管理不留死角、不存盲区。

第二,要用好考核“指挥棒”,做到奖优罚劣。考核是推动工作的最有效手段。必须打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我们要全面推行“分类考核、专项评优”机制。这种考核方式,不是简单地把他们与在职领导干部用同一把尺子衡量,而是根据他们承担的具体职责任务,设置差异化的考核指标,更加注重考察他们在服务中心、指导基层、建言献策等方面的实际贡献和成效。考核过程要严谨扎实,多采取实地查看、群众访谈、资料核验等方式,确保考准考实。考核结果必须刚性运用,要与评先评优、职级晋升等切身利益直接挂钩。对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干部,不仅要大张旗鼓地予以表彰奖励,还要在职级晋升时优先考虑,让他们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这才能真正树立起“有为者有位、有功者有奖”的鲜明导向。

第三,要深化监督预警,做到严管厚爱。严管就是厚爱,监督就是保护。我们要积极探索并深化运用“红黄牌”预警管理机制,强化对干部日常行为的监督提醒。这个机制的核心在于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比如,对于出现无故缺席重要会议、工作任务推进不力、群众反映有不良言行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可以由所在单位党组织及时发出“黄牌”预警,通过谈话提醒、批评教育、限期整改等方式,督促其纠正偏差。这既是提醒,也是保护。如果对“黄牌”预警置若罔闻,或者出现更为严重的问题,如不服从组织安排、严重违反工作纪律等,就要果断亮出“红牌”,视情节轻重,在年度考核中评定为基本称职甚至不称职,并相应采取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暂缓或取消职级晋升资格等组织处理措施。通过建立这样一套灵敏有效的预警机制,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促使广大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真正营造出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的良好政治生态。

同志们,加强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让我们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最大限度地把这支宝贵力量凝聚起来、作用发挥出来,为奋力谱写“四区融合、大美*”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联系我们
付费后若不能复制,请刷新页面重试。 如有问题,再加客服微信。 工作日上午8:30-11:30 14:30-17:30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领取验证码
注:需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输入验证码后可以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费30天内免费复制

价格:2.99元

支付宝支付
扫一扫,支付¥2.99

正在加载二维码...

支付完成后,请等待10秒左右,请勿关闭此页
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