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讲稿讲义 正文
广告位 后台主题配置管理 |
同志们: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检察机关作为党和人民的“刀把子”,肩负着维护公平正义、保障民生民利的神圣使命。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既是一次思想的淬炼、作风的洗礼,更是我们筑牢检民血肉联系、推动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今天,我以“作风建设”为主线,结合检察工作实际,为大家做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探讨如何以优良作风践行初心使命,答好新时代检察答卷。
一、溯理论之源,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筑牢检民同心的思想根基
(一)唯物史观奠定检民关系的哲学底色。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这一科学论断,为检察机关正确认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将“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理念贯穿法律监督全过程。从批捕起诉到公益诉讼,从司法救助到未成年人保护,每一项检察职能的行使,都应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同时,更感受到检察机关的人民属性。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彰显检察工作的政治立场。《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这一鲜明立场决定了检察机关必须将人民利益置顶。在检察实践中,我们要坚决摒弃“就案办案”的机械思维,既要依法严惩犯罪,更要关注案件背后的民生诉求。比如在办理涉企案件时,要注重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以司法温度护航企业发展;在办理食药环领域案件时,要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检察职能,形成生态保护合力,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宗旨在检察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明确检察作风的实践要求。列宁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力量源于人民,作风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对于检察机关而言,作风建设既是政治要求,更是民心工程。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一次冷硬横推的接待、一起久拖未决的案件、一个脱离实际的决定,都可能损害检察公信力,疏远检民关系。反之,一次耐心细致的释法说理、一场深入基层的法治宣传、一项便民利民的检察举措,都能成为拉近检民距离的桥梁。因此,必须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提升检察工作质效的重要抓手,以优良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二、循实践之路,在百年党史与检察史中汲取检民同心的奋进力量
(一)党的群众路线在检察工作中的生动诠释。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检察机关的初创,到新时代“四大检察”“十大业务”的全面协调充分发展,检察事业的每一步前行,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在土地革命时期,工农检察部深入群众开展反腐斗争;在抗日战争时期,边区检察机关依法保障群众权益;在新时代,我们推行“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开展司法救助助力乡村振兴,这些都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检察领域的具体实践。我们要始终牢记,检察权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必须把群众路线作为检察工作的生命线。
(二)优良作风铸就检察事业的发展根基。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从中央苏区的“自带干粮去办公”到长征路上的“半条被子”,优良作风始终是党凝聚民心的重要法宝。对于检察机关而言,作风建设同样是事业发展的根基。近年来,我们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整治“四风”问题,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检察队伍的纪律作风明显好转,司法公信力显著提升。但也要清醒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持之以恒抓作风、强根基。
(三)新时代检察工作的人民性实践拓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价值取向。在检察工作中,我们要把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作为检察工作的着力点。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问题,依法严厉打击犯罪,守护群众“钱袋子”;聚焦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积极稳妥开展公益诉讼,用法治力量守护美好生活;聚焦未成年人保护,推行“一站式”办案机制,落实“强制报告”制度,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这些工作,既是检察职能的体现,更是“人民检察为人民”的生动写照。
(四)检民互动机制的创新与完善。密切检民关系,既要“沉下去”听民意,也要“请进来”聚民智。我们要健全“检察开放日”“代表委员联络”等制度,主动邀请群众走进检察机关,了解检察工作;要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让群众“最多跑一次”就能解决问题;要加强检察宣传,通过新媒体平台普及法律知识,回应群众关切,让检察工作更加透明、更有温度。通过这些举措,构建起“检察工作依靠人民、检察成果惠及人民”的良好格局。
(五)历史经验对新时代检察作风建设的启示。从党史和检察史中可以看出,凡是检民关系密切、作风优良的时期,检察事业就蓬勃发展;凡是脱离群众、作风松散的时期,检察工作就会遇到挫折。这启示我们,必须把加强作风建设与践行检察使命紧密结合起来。在办理每一起案件时,都要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既要追求法律效果,更要注重社会效果;在制定每一项政策时,都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确保政策符合民意、贴近民生;在队伍建设中,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让群众成为检察工作的参与者、监督者和评判者。
三、观现实之需,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找准检民同心的时代方位
(一)复杂国际国内形势对检察作风的新挑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检察机关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更需要以优良作风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在办理涉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案件时,既要严格依法办事,又要注重做好群众工作,防止因工作方法简单、作风不实引发负面舆情,影响社会稳定。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态度,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二)中国式现代化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对检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检察机关必须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在作风建设中强化责任担当。一方面,要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大对民生领域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社会治理,通过检察建议、法治宣传等方式,推动源头治理,助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检察担当。
(三)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新变化对检察工作的新期待。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对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需求日益多元。检察机关作为司法机关,必须紧跟群众需求变化,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要树立“小案不小办”理念,对群众身边的“小案”,如邻里纠纷、小额财产纠纷等,要用心用情办理,既要依法解决问题,又要化解矛盾心结;要加强司法救助工作,对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当事人,及时开展救助,传递检察温暖;要推进智慧检察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让群众享受更加便捷高效的检察服务。通过这些举措,让检察工作真正回应群众关切,满足群众期待。
(四)检察队伍自身建设的短板对作风建设的新课题。当前,检察队伍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作风问题,如有的干警宗旨意识淡薄,对群众感情不深;有的干警工作敷衍塞责,办案质量不高;有的干警纪律松弛,违反廉洁纪律等。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严重损害检察形象,影响检民关系。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这些短板弱项,精准施策、靶向治疗。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干警牢记初心使命,增强群众观念;要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开展岗位练兵、业务竞赛,提升干警办案水平;要加强纪律监督,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对违规违纪行为严肃查处,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四、谋部署之实,在深化学习教育中推动检民同心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一)以理论武装夯实作风建设的思想根基。理论清醒才能政治坚定,政治坚定才能作风优良。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刻领会“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的丰富内涵。要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支部“三会一课”、专题研讨等形式,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引导干警从思想深处解决“为谁执法、为谁用权、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教育,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标准,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
(二)以群众路线引领作风建设的实践方向。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检察机关而言,就是要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我们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要建立健全民意收集研判机制,通过12309热线、网上信访等渠道,及时掌握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针对性改进工作。要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结合检察职能,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群众在司法领域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比如,针对群众反映的“执行难”问题,加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针对农民工讨薪问题,开展支持起诉工作,用实际行动彰显检察为民情怀。
(三)以纪律约束筑牢作风建设的制度防线。纪律是作风建设的“硬杠杠”,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用严明的纪律保障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我们要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纪律处分条例》等规定,加强对干警的日常监督管理,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聚焦“四风”隐形变异问题,紧盯重要节点、关键岗位,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绝不姑息。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正风肃纪、执法司法制约监督、干警考核评价等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要加强警示教育,通过典型案例剖析、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引导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做到廉洁从检、司法为民。
同志们,“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检民同心永远在心上。让我们以此次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革除作风积弊,以真抓实干的行动践行检察初心,以优良作风汇聚起检民同心的强大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书写XX检察事业的壮丽篇章!
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 2025-05-06 专题党课:守初心、严纪律、担使命,做新时代有担当的人民干部
- 2025-05-06 党课:党员干部要努力做最优秀的自己
- 2025-05-06 党课:党员,是要有点“熬”的精神的
- 2025-05-06 党课:以学思践悟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 2025-05-06 党课:坚持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 2025-05-06 党课讲稿:强基铸魂树新风 踔厉奋发谱新篇
- 2025-05-06 发扬红色传统 传承红色基因 激发创造活力
- 2025-05-06 在2025年市直机关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上的党课讲稿
- 2025-05-06 “五一”节前廉政党课:守廉铸魂扬清风,奋楫笃行启新程
- 2025-05-06 检察机关党课讲稿:以作风之笔绘就检民同心新画卷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