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讲稿讲义 正文
| 广告位 后台主题配置管理 |
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市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副主任**,今天我给大家作《以东坡文化“廉洁因子” 涵养清风正气》的党课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常常引用苏东坡经典名句。《人民日报》曾以“常提儒家名言,苏轼名句最多”评价总书记引用经典名句情况。从东坡文化中汲取廉政智慧,对以东坡廉政文化推进“三不腐”机制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一、深刻把握东坡廉政文化的核心思想
苏东坡为官从政40年,经历八州太守、三部尚书、四处贬谪、一任皇帝老师。苏东坡做官以廉为先、为政以民为本、行文以真为魂。我们将东坡廉政文化核心思想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东坡廉政文化主题——功废于贪,行成于廉。苏东坡在《六事廉为本赋》中写道:“功废于贪,行成于廉”,他认为:功业毁废于贪婪,德行养成于廉洁。苏东坡用一生践行了“功废于贪,行成于廉”的廉政文化精髓。二是东坡廉政文化核心——守其初心,始终不变。苏东坡在《杭州召还乞郡状》中阐明“守其初心,始终不变”,表达自己坚持直言敢谏,愿到百姓身边为百姓办实事,乞求外放之心。三是东坡廉政文化内容——“亲、清、勤”。以“亲”待人的处世观。苏东坡对弟子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苏东坡为人亲善真诚,抱诚守真,乐善好施。以“清”待财的价值观。苏东坡诗作中的“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一蓑烟雨任平生”“人间有味是清欢”等,都表达了苏东坡不为物累、从容处世的人生智慧。以“勤”待事的政绩观。在杭州疏浚西湖,在颍州阻止开挖八丈沟,在徐州抗洪等是苏东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最好注解。
二、传承弘扬苏氏家风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苏氏家风孕育了苏门三父子的千古风流。我们将苏氏家风归纳为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四个方面。一是读书正业。苏轼、苏辙兄弟双双高中进士,后成为一代文豪,将家族读书正业的志向推向了顶峰。二是孝慈仁爱。苏洵之父苏序“谦而好施,急人患难”,苏母程夫人教导家人及仆从“皆不得捕取鸟雀”,正是这种广泛的仁爱之心,感染和教育了苏氏家族后人形成了普世仁爱的价值观。三是非义不取。程夫人“不发宿藏”,教育子女不贪占他人财物,潜移默化影响家人价值观的养成。四是为政清廉。苏轼、苏辙一生清廉从政、廉洁为官,形成为官以廉为首的廉政思想,升华为恪守自洁自廉的人格文化,令后人仰慕。
三、以东坡廉政文化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解我国古代廉洁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东坡廉政文化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在爱国、廉洁、为民、学习四个方面,非常值得党员干部学习借鉴。一是爱国。“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东坡因乌台诗案受到不公正对待,但爱国之志不移。学习苏东坡饱经宦海沉浮,始终初心不改的爱国精神。二是廉洁。“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君子可寓意于物,但不可留意于物”。学习苏东坡无论身处顺境逆境,始终秉持一生的廉洁操守。三是为民。“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东坡对自己一生的评价,不提三大尚书的政绩,不提翰林院大学士的荣耀,却把在边远困苦地方为老百姓办实事作为自己最大的功绩。学习苏东坡奋其一生,始终把为老百姓做好事、干实事视作自己最大功绩的为民情怀。四是学习。“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苏东坡终其一生所取得的成就,归根到底都是其终身学习的成果。学习苏东坡在颠沛流离的人生中,始终坚持不辍的读书习惯。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 上一篇: 改革创新类排比句40例(2023年7月26日)
- 下一篇: 永葆自我革命精神,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猜你喜欢
- 2025-10-13 党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新时代合格共产党员
- 2025-10-13 专题党课:筑牢初心使命,铸就时代师魂
- 2025-10-13 党课:遵纪守法 知行合一
- 2025-10-13 在学校2025年度发展对象培训班上的专题党课
- 2025-10-13 主题党课:在党史回溯中践行初心使命,以作风建设凝聚奋进力量
- 2025-10-11 专题党课: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增强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 2025-10-11 专题党课: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 2025-10-11 党课讲稿:从二十届三中全会看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
- 2025-10-11 专题党课:坚守底线 不越红线
- 2025-10-11 乡镇党委书记讲党课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