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范文大全 正文
广告位 后台主题配置管理 |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事业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妇联、省妇联关于深化妇联改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最新部署,总结我市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我市“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实现新突破。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加强“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的时代背景与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妇女事业和妇联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妇联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积极探索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媒体、集贸市场等领域建立妇女组织,实现妇女群众在哪里,妇女组织就建在哪里,妇联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妇联工作,特别是向“三新”领域延伸工作手臂、拓展组织覆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加强“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是巩固党执政的妇女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也成为吸纳妇女就业的重要渠道。据最新统计,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在“三新”领域就业的女性已超过5000万人,在我市,这一比例也占据了新增就业女性的60%以上。她们是推动科技创新、繁荣市场经济、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将这部分日益壮大的妇女群体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是妇联组织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必须把“三新”领域作为妇联组织建设的“新蓝海”和“主战场”,通过有形有效的组织覆盖,把党的关怀和主张传递给每一位“三新”领域妇女,引导她们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加强“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是纵深推进妇联改革的战略重点。深化妇联改革,关键在于破解“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问题,核心是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改革成效怎么样,最终要看基层组织强不强、工作活不活、妇女群众的获得感多不多。长期以来,我们的组织网络主要集中在传统行政单位、企事业单位和城乡社区。面对“三新”领域妇女群体急剧增长的态势,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跟进、有效覆盖,妇联组织的群众基础就可能被削弱,桥梁纽带作用就可能打折扣。因此,向“三新”领域进军,是妇联组织自我革新、强基固本的破题之举,也是衡量我们改革是否“落地见效”的关键标尺。
加强“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是精准服务妇女群众的现实需要。“三新”领域的妇女群体呈现出年轻化、高知化、职业多元化、需求个性化等新特点。她们在职业发展、权益维护、婚恋交友、家庭教育、身心健康等方面,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平台女骑手、女主播等灵活就业女性的劳动保障问题,女性科创人才的成长发展瓶颈问题,社会组织女性负责人的能力提升问题等,都需要我们提供更加精准、专业、高效的服务。建立妇联组织,就是要打造一个离她们最近、最懂她们、最能帮助她们的“娘家”,及时了解她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有效回应她们的急难愁盼,把服务送到她们最需要的地方,切实增强她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聚焦重点任务,精准施策破解“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的难点堵点
推进“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扩大覆盖面,更要提升组织力。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市已在“三新”领域建立妇联组织近1800个,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覆盖不均衡、作用发挥不充分、队伍活力不足等问题。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务求实效。
(一)坚持党建引领,实现“两个覆盖”同频共振。党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必须紧紧跟上党建的步伐。要主动融入党建工作大局,建立健全与组织、市监、民政、商务等部门的常态化联动机制,推动“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深度融合。要紧跟党建“堡垒工程”,凡是已经建立党组织的“三新”领域单位,妇联组织要第一时间跟进组建,力争实现“应建尽建”。对于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也要积极作为,先行建立妇联组织,为后续建立党组织孵化骨干、凝聚群众。在实现“组织覆盖”的同时,必须下大力气推进“工作覆盖”。要坚决杜绝“挂牌子、空运转”现象,确保组织建起来后,思想引领、关爱服务、维权帮扶等工作能实实在在开展起来,让妇女群众真正感受到组织的存在和价值。
(二)创新组织形式,构建“多维立体”的组织网络。“三新”领域组织形态多样、人员流动性强,决定了我们不能用老办法、老套路。必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采取灵活多样的组建模式。一是对规模较大、妇女集中的龙头企业、大型互联网平台,如我市的*科技公司、*电商平台,要积极推动“单独组建”,打造示范标杆。二是对产业园区、商务楼宇、专业市场等妇女集中的区域,要打破单位界限,探索“区域联建”,成立楼宇妇联、园区妇联,把分散的“小细胞”凝聚成“共同体”。*高新区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值得大家学习。三是对律师、会计、电商直播等行业特征明显的领域,要依托行业协会、商会,推行“行业统建”,发挥行业妇联的专业优势和引领作用。四是对规模较小、分布零散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可以通过“联合组建”或将其妇女纳入所在村、社区妇联组织等方式,确保不留空白。总之,就是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断织密组织网络。
(三)建强骨干队伍,激活组织“神经末梢”。组织的活力源于人。要把“三新”领域中那些有威信、有能力、有热情的优秀女性发现出来、吸纳进来,大胆地把她们推选为妇联主席、执委。要优化执委结构,确保来自“三新”领域的执委在各级妇联执委会中占有相当比例。要创新执委履职方式,大力推行执委领办项目、建立特色执委工作室等做法,让执委们有平台、有抓手、有作为。比如,可以让律师执委领办“巾帼维权”项目,让企业家执委领办“创业帮扶”项目,让心理咨询师执委领办“心灵驿站”项目,把执委的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妇女的实际效能。同时,要加强对“三新”领域妇联干部的培训,将她们纳入各级妇联干部培训的总体规划,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她们提升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让她们真正成为妇女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的“娘家人”。
三、发挥桥梁作用,用心用情做好“三新”领域妇女引领服务联系工作
组织建起来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运转起来、活跃起来,发挥应有作用。要紧紧围绕引领、服务、联系的职能定位,结合全国妇联启动的“娘家人暖‘新’三年专项行动”,精心设计和开展活动,让“三新”领域妇女组织成为充满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坚强阵地。
(一)强化思想引领,画好团结奋斗的“同心圆”。要始终把思想政治引领摆在首位,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妇女群众。要组织“三新”领域妇女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巾帼心向党奋进新征程”主题宣讲活动。要善于运用“三新”领域妇女喜闻乐见的网络化、时尚化语言和传播方式,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直播平台等开设专栏,讲述她们身边的奋斗故事、创新故事、奉献故事,选树一批可学可敬的巾帼榜样,引导广大“三新”领域妇女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和城市发展大局,在各自岗位上创造不凡业绩。
(二)搭建赋能平台,助力建功立业的“大舞台”。“三新”领域妇女普遍具有强烈的成长成才愿望。我们要聚焦她们的需求,为她们成长赋能。要联合人社、科技、商务等部门,实施“‘新’星闪耀”巾帼成长计划,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精准化的技能培训、创业辅导、政策解读。可以围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现代服务业等前沿领域,举办女性创新创业大赛、高层次人才沙龙。要积极推广“巾帼贷”、创业担保贷款等金融扶持政策,帮助有创业意愿的“三新”领域女性解决融资难题。要建立导师团队,邀请成功女企业家、行业专家与“三新”领域女青年结对,为她们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三)优化关爱服务,打造温暖贴心的“娘家港湾”。服务是最好的凝聚。要聚焦“三新”领域妇女的急难愁盼,提供实实在在的关爱服务。要联合司法、工会等部门,建立女职工维权服务站,针对灵活就业、竞业限制、职场歧视等新问题,为她们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要关注她们的身心健康,联合卫健部门开展“两癌”筛查、健康知识讲座,引入专业心理服务机构,为高压力岗位的女性提供心理疏导和压力管理服务。要聚焦家庭需求,探索在产业园区、重点企业建立“巾帼爱心托管班”,解决她们的子女假期托管难题;举办单身青年联谊活动,为她们搭建交友平台;推广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帮助她们平衡好工作与家庭。通过一件件暖心实事,让她们真切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
四、完善保障机制,为“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做好“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工作,离不开坚实有力的保障。各级妇联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主动协调各方资源,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一)强化政策激励,加大“推优评先”力度。要建立健全向“三新”领域倾斜的激励机制。在评选“三八红旗手(集体)”“巾帼建功标兵”“最美家庭”等荣誉时,要明确划出一定比例,专门用于表彰在“三新”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女性和先进集体。对于作用发挥好、妇女群众满意的“三新”领域妇联组织,要在评优评先中予以优先考虑。要把优秀的“三新”领域妇联主席、执委作为重要源头,积极向党组织推荐,作为党员发展对象和各级“两代表一委员”的后备人选,让她们政治上有荣誉、事业上有发展、社会上有地位。
(二)强化项目扶持,实现“精准滴灌”。要积极探索通过项目化运作方式,支持“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开展活动、实施服务。市妇联今年将设立500万元的“三新”领域妇女发展专项基金,面向全市“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征集一批服务妇女创新创业、家庭建设、权益维护等方面的优秀项目,给予3万至10万元不等的资金扶持。各县(市、区)妇联也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设立本级专项资金,或者通过链接社会资源、公益创投等方式,为基层组织“输血”“造血”。要简化项目申报和管理流程,加强过程指导和绩效评估,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
(三)强化协同联动,汇聚“最大合力”。“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不是妇联一家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合唱”。各级妇联要发挥好“联”字优势,加强与组织、宣传、网信、人社、市监、民政、工会、工商联等部门和团体的沟通协作,建立信息共享、阵地共用、活动共办的工作机制。要推动将“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纳入地方党建工作考核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要善于整合社会力量,引导更多有情怀、有实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参与进来,共同为“三新”领域妇女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同志们,加强“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努力开创我市“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新局面,团结带领广大“三新”领域妇女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巾帼力量!
- 上一篇: 在2025年全区秋季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 下一篇: 拟提拔干部考察点评意见
猜你喜欢
- 2025-10-13 2025年领导干部参加党校学习党性分析材料
- 2025-10-13 在新任职干部任前廉政谈话会上的表态发言
- 2025-10-13 拟提拔干部考察点评意见
- 2025-10-13 在2025年全市“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 2025-10-13 在2025年全区秋季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 2025-10-13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研讨发言
- 2025-10-13 学思践悟《治国理政》第五卷 凝聚奋进新时代磅礴力量
- 2025-10-13 在2025年全市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 2025-10-13 在2025年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
- 2025-10-13 在 2025 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