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范文大全 正文
| 广告位 后台主题配置管理 |
为全面落实中央“双减”工作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区教育体育局积极回应群众对课后服务的迫切需求,通过强化保障、优化资源、健全机制等措施,聚力打造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解决家长后顾之忧,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幸福成长。
一、锚定“两个覆盖” 强化服务保障
区教育体育局制定了《**区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方案》,明确了课后服务范围、服务时间、服务内容、资金保障和工作要求,按照“自愿参加、免费服务”的原则,为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和有需求的学生提供课后延时托管服务,实现与家长接送时间的“无缝”对接。目前,全区近2万名中小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实现了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和有需求学生课后服务的“两个全覆盖”。
二、拓展“三条渠道” 优化服务资源
各学校积极拓展课后服务渠道,优化课后服务内容形式。一是聚焦认知特征,实施因材施教。立足学生认知成长规律,采取学生必选与自选相结合的方式,探索菜单式课后服务模式。开设涵盖艺体活动、安全教育、心理辅导及传授基本生活技能等方面的课程,由学生自主申报,学校集中意见后筛选确定,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二是增加实践体验,提升综合能力。开展涵盖体验教育、科技教育、劳动实践等方面的社团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实现“做中学”;通过手工制作,鼓励学生动手创造,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户外拓展,促进交流合作,释放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三是引入社会资源,培育服务特色。将优质社会资源引入学校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开展“文艺家进校园”“科普资源进校园”“家长进校园”等活动,丰富学生课后服务内容,助推课后服务高质量开展。
三、健全“四项机制” 聚力长效惠民
一是健全安全机制。加强对课后延时服务的安全管理,认真梳理校内课后延时服务期间的安全隐患,明确学校各部门各层级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二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课后服务纳入学校考评体系,对学校课后服务保障、服务质量、学生及家长满意度等情况进行评价。三是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教职工参与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将课后服务经费作为增量纳入绩效工资总量。四是健全意见反馈机制。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公开电话及信箱、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常态化向师生和家长公开征求意见,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聚力课后服务长效惠民。
课后服务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家长的满意度和学生的喜爱程度是课后服务质量最直观的体现。下一步,区教育体育局将不断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以家长的实际需求为目标指引,将课后服务工作做细、做实,让优质教育资源回归学校,让学生学习回归校园。
- 上一篇: 在新员工入职座谈会上的发言
- 下一篇: 交流发言:深学细悟 引导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 2025-10-13 2025年领导干部参加党校学习党性分析材料
- 2025-10-13 在新任职干部任前廉政谈话会上的表态发言
- 2025-10-13 拟提拔干部考察点评意见
- 2025-10-13 在2025年全市“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 2025-10-13 在2025年全区秋季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 2025-10-13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研讨发言
- 2025-10-13 学思践悟《治国理政》第五卷 凝聚奋进新时代磅礴力量
- 2025-10-13 在2025年全市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 2025-10-13 在2025年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
- 2025-10-13 在 2025 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