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显示信息
广告位 后台主题配置管理

网站首页 > 笔友分享 正文

在2025年全市民生保障与公共服务提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w227 2025-10-13 09:41:45 笔友分享 12 ℃
广告位 后台主题配置管理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全市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提升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总结我市民生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动员全市上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刚才,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人社局、*区作了很好的发言,既有成绩总结,也有问题剖析,更有务实举措,我完全赞同。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站稳人民立场,深刻认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来自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民生工作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为我们指明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每年将75%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滚动实施一批民生实事项目,推动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我们全力推进的旧城改造、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等工作,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普遍认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我市民生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比如,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的问题依然存在,“入园难”“上学难”“看病难”在一些区域还比较突出;“一老一小”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部分群众就业还比较困难,收入增长不快;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还有待提升,交通拥堵、停车难等“城市病”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检验我们执政能力和宗旨意识的“考卷”。全市各级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去做好每一项民生工作,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聚焦群众关切,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补齐民生领域短板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聚焦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积小胜为大胜。

第一,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持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有效解决“入托难、入托贵”问题。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大集团化办学和“名校+”工程实施力度,切实缩小校际、城乡、区域差距,有效破解“择校热”。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我市产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第二,要全面推进健康*建设。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要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引进更多优质医疗资源。要建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要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第三,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要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更多保障。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要加强对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今年全市要确保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以上。

第四,要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要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提高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待遇水平。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残疾人等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要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有效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

第五,要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管理城市,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农贸市场升级,完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要系统治理交通拥堵,优化路网结构,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科学规划建设停车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

三、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各项民生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民生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看落实,最终看效果。全市上下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把各项民生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一要健全工作机制。要坚持和完善市领导领衔推进重大民生项目和市级部门牵头负责的工作机制。各区县、各部门要对照任务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挂图作战,销号管理。要把民生工作实绩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标尺,激励干部在服务群众中担当作为。

二要强化资金保障。各级财政要继续坚持民生优先,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民生投入只增不减。要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民生事业建设,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每一笔民生资金都要花在刀刃上,加强审计监督,决不允许挤占、挪用。

三要深入基层一线。民生问题来自基层,答案也在基层。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察实情、听民声、解难题。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及时回应网民关切。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工作的最高标准,让民生工作获得群众的真心点赞。

同志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幸福美好新*而不懈奋斗!

联系我们
付费后若不能复制,请刷新页面重试。 如有问题,再加客服微信。 工作日上午8:30-11:30 14:30-17:30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领取验证码
注:需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输入验证码后可以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费30天内免费复制

价格:2.99元

支付宝支付
扫一扫,支付¥2.99

正在加载二维码...

支付完成后,请等待10秒左右,请勿关闭此页
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